有一次,我跟朋友提到Jon的英文很好時,朋友大笑說,英國人怎麼會英文不好?
這樣的理論其實是有盲點的,你敢說,你的中文很好嗎?
當我有英文字想請教Jon的時侯,他不只會告訴我字義、校正我的發音,還會告訴我這個字的來源,叫他造句,他還會給我不只一個句子,幫我了解這個字怎麼運用,他是個很好的英文老師~在日後再遇到這個字,他還會再提醒我,記不記得這個字呀…!只是令人汗顏的是,跟他在一起我的英文進步其實沒有神速,讓我受益最大的,反而是我的華語教學。
有一次,我跟朋友提到Jon的英文很好時,朋友大笑說,英國人怎麼會英文不好?
這樣的理論其實是有盲點的,你敢說,你的中文很好嗎?
當我有英文字想請教Jon的時侯,他不只會告訴我字義、校正我的發音,還會告訴我這個字的來源,叫他造句,他還會給我不只一個句子,幫我了解這個字怎麼運用,他是個很好的英文老師~在日後再遇到這個字,他還會再提醒我,記不記得這個字呀…!只是令人汗顏的是,跟他在一起我的英文進步其實沒有神速,讓我受益最大的,反而是我的華語教學。
如果我要說在青澀的成長過程中,我最感謝誰~那個人就是妳,妳讓一切變得簡單!
因為有妳,我們在北投的高中生活變得值得回憶。
一直去學校餐廳吃飯、輪流打包回宿舍的日子成為我們現在最好的笑點。
失戀時,有妳握著我的手,告訴我一切都會變好。
第一份面試成功時,妳開心的為我尖叫!
姊姊是我認識過最愛送禮的人!
七月來訪的時侯,她除了帶禮物給我,也買了禮物給Jon,還送了一組鶯歌陶藝的杯組給我的公婆,上面還有他們的英文名字,我公婆超珍惜也很開心,姊姊是個愛屋及烏的人,因為Jon和公婆愛我,她也可以愛他們,她教會我施比受更有福!
這次她又跨海送來了包裏,給冷冷的冬天增潻了許多暖意!那就是…“鬍鬚張的魯粹“這個產品的發明簡直就是海外遊子的福音!『魯肉飯』從小就是我的心頭好,我小時侯的笑話,現在還盛傳在家族裡…有一次我們全家上館子,媽媽問我想起什麼,我二話不說就是“魯肉飯“,見鬼了,最好川菜館是有賣魯肉飯啦!
這是我近三年來看過最棒的一部電影了!有人說一禎好照片,勝過千言萬語。影像的力量無遠弗介,電影更是我覺得最有力的工具,有不少女生因為看過“血鑽石“而改變心意,挑選白金當作結婚戒指;看完了“不願面對的真相“大家開始正視全球暖化的問題。
我想知道,如果你們因為我的建議看完了“City of God“,你會有什麼感覺?什麼轉變?
“City of God“是我們家的小兒子Ben推荐我們看的,再看之前我問他這部片是在講什麼?他就語焉不詳地說不出個所以然,只說:嗯~~就很好看啦、是有關於幫派、年青人的事…我和Jon都以為”City of God”只是“古惑仔“的翻版,結果完全相反,這是一部讓我們很驚艷的電影。(証明Ben不能作電影宣傳的工作,怎麼把這部電影賣得這麼難看呀!)
最近英國新聞出現了一篇讓人心疼的故事,一個年僅17個月大的小男童(Baby P)在去年8月時被虐待致死,而兇手就是他的母親及同居男友。
報上寫著,法醫檢定發現,小男童身上多處瘀青、背部骨折及8處肋骨斷裂,光是看模擬照片,都讓人心疼不已,我想到,這個小男孩才和我心愛的饅頭一樣大,卻有著不一樣的人生,生活在每一個角落的孩子,不也一樣嗎?
Baby P的母親是個年僅27歲的女生,Baby P是她的第四個孩子,她和她的前夫(33歲)生下了三個女兒之後一直想再生一個兒子,所以,Baby P是她們帶著期望而誕生的,可是不久之後夫妻離異,她帶著孩子住在北倫敦,不久就交了新男友,這也是惡夢的開始…。
趁著星期一下班,我和Jon溜進戲院看了”Evita“這部音樂劇。去看戲是我們夫妻倆的小情趣,通常是我選戲目,把時間、地點告訴Jon,他自然就會配合。太久沒有安排活動Jon還會問我,最近有什麼計畫?還有什麼期待的活動嗎?雖然我們的生活很平淡,但是,卻很注重彼此的感受,問問對方今天過得好嗎?偶爾去找一家餐廳吃飯、開車到海邊走走,我很謝謝老天爺給我一個這樣的好老公。
如果看過電影版的Evita就應該對這齣音樂劇的情節不陌生,這齣戲1978年在倫敦首演,上演了近3000場,戲裡的歌曲非常耳熟能詳,像是“Don’t cry for me Argentina”、“You must love me”、 “She is a Diamond”,這也是Andrew Lloyd Webber的得意傑作。
最近買了一個很貴的玩具,目前全家只有我會用!
那就是~登~登~登~登~~” Hotpan”
一開始我是想買一個悶燒鍋,可以在冬天的時侯熬湯、煮粥喝,
我記得家裡以前有一個悶燒鍋,我爸最愛煮素料的時侯,將他整鍋悶著過夜,
【今天為各位介紹的就是上面有圈起來的三個地方由右到左:Cardiff, Tenby, St. Davids】
威爾斯有的是很美的鄉村風光,我記得有一個在倫敦讀書的朋友提到她對威爾斯的印象就是“很多羊呀~還有超多田的…“。
完全就是在描寫鄉下,在Cardiff住久了,我已經習慣公車不是像台北這麼方便、沒有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,倫敦這樣的大都市還是偶爾去玩玩就好~真的要定居,我得好好想一想。
(想什麼??以倫敦的房價,你們恐怕要去住紙箱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