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最近一連串發生許多醫療疏失,在這整個事件落幕後,

台灣的醫療品質起了一個什麼樣的變化,這兩個案例會不會就像在池溏激起的小漣漪,

待水波盪樣平靜之後就不再有人記得呢?



昨晚公視播出了一個特輯節目“醫生也會犯錯“是一個深度探討醫療糾紛的新聞節目,

內容在探討醫療程序中所發生的錯誤以及事件的應對,

我才知道,原來北城診所並不是危機處理最差的醫院。



在英國一個小男孩因為長期尿床的習慣,由父母帶至醫院就醫,

沒想到只是單純插導尿管的行為,居然引發了敗血症,小男孩很快就去世了,

在影片中,小男孩的母親像是唸獨白似的描述自己的心情,

那種喪親之痛沒有經歷過的人是很難體會的。但是醫院卻過了15個月才出面表示願意和解。



面對這樣的疏失,我們能說是護理人員的錯嗎?

我想到在北城醫院出事的下午,媒體拍攝到那個打錯針的小護士,害怕驚慌的神情。

大家好像在那個時期只想找出兇手,但是,不可否認的是,整個系統都有問題,

應該如何去朔本追根找出在整個流程中犯錯的關鍵點是很重要的,

但是,更重要的是,這要如何去防範。



在美國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案例,是一個男童動耳部手術,

麻醉人員將腎上腺素誤用成麻醉劑,導致小男孩喪命,

在這個案例中醫院馬上派出了醫療糾紛調查小組去了解原因,

將藥劑化驗、整個處理的過程寫成書面資料,將這個案例提出討論,

讓日後進行這類手術的醫護人員有例可循,

他們開誠佈公的作法讓辛苦讀書,一路走到醫院的醫生可以繼續從醫,

畢竟,這類的專業人員養成實屬不易;也讓當事人感到欣慰至少讓真相大白,

這對夫妻很快的決定將男童的器宮捐出。醫院認為這是他們共同的錯誤,並非個人。



每個人都不願這樣的事再次發生,

但是,醫生是人、護士是人,都有情緒、也有身體狀況不好的時侯,

因為我們所從事的工作不同,要投入的專注力也不同,

如果每位護理人員都可以在每一次用藥或開刀時確實的層層把關,

我相信可以讓這樣的事件發生的頻率減少到最低。



報長的話:大家都平安唷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nny05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